摘要: 【熱點背景】由郭帆導演根據(jù)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《流浪地球》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引發(fā)民眾觀影熱潮,即使已經(jīng)過去了20多天,至今仍舊熱度不減截至2月20日,票房已突破40億,觀影人次超過8500萬,海外票房突破500 ...
【熱點背景】 由郭帆導演根據(jù)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《流浪地球》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引發(fā)民眾觀影熱潮,即使已經(jīng)過去了20多天,至今仍舊熱度不減截至2月20日,票房已突破40億,觀影人次超過8500萬,海外票房突破500萬美元,創(chuàng)下了近年來中國電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績,該片已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和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現(xiàn)象級大片。 【題目預測】 《流浪地球》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引發(fā)民眾觀影熱潮,票房以及口碑都取得了雙豐收。對此,有人認為,《流浪地球》不僅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,更是中國電影由高原向高峰邁進的一次成功的藝術實踐,充分體現(xiàn)出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。對此,你怎么看? 【尚優(yōu)分析】 《流浪地球》作為一部特效與情懷共存的電影,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,值得國人驕傲,但是國人真正需要銘記的定是其背后蘊藏的文化自信。 影片《流浪地球》設想太陽某一天發(fā)生災變,將燒毀地球,故事內核中人類并沒有像好萊塢科幻電影那樣逃離地球,而是選擇帶著家園、帶著地球去流浪。 影片之所以獲得成功,其原因一方面:設計獨到,追求卓越。為了真實現(xiàn)前所未有的場景,全片共做了3000多張概念圖,8000多件鏡頭畫稿,以及10萬延展平米實景搭建,數(shù)字的背后是制作者嘔心瀝血的精雕細琢。 另一方面,內涵超酷,包含中國元素。影片的制作特效和故事情節(jié)固然吸引人心,但是影片弘揚的中國元素才是最酷炫的、最使影片獲得成功的一大法寶。第一,傳頌家國情懷,弘揚中國價值觀。100代人流浪地球計劃投射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崇尚的堅韌不拔的精神。擺脫了美式主導的逃離地球的想法,傳承者愚公移山、精衛(wèi)填海等對保衛(wèi)自身家園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第二,宣介人類命運共同體,體現(xiàn)大國擔當。人類成立聯(lián)合政府,以中國人為代表的全人類共謀解決方案,抵御災難宣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。以中國人為代表拯救地球,這極大的提高了自信心、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。影片更加堅定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。 作為科幻電影,《流浪地球》也是中國電影在類型化敘事和工業(yè)化水準維度上的全新探索和實踐,實踐的結果是成功的。但是如何讓這樣的好電影如雨后春筍般的不斷涌現(xiàn)呢?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。第一,文化自信的道路必須要堅定的走下去。一味的照抄照搬只會使中國科幻電影的發(fā)展如邯鄲學步般失敗,所以必須堅定走自己的路,扎根本土文化。第二,優(yōu)化電影產業(yè)生態(tài)。豐富電影類型題材以及利益結構,給科幻電影以及他其他類型的電影以足夠的空間,使我們的科幻類型,電影生態(tài)、利益結構,資源分配等都發(fā)生變化。第三,觀眾擦亮眼睛,參與中國電影發(fā)展。拍出來的電影是給觀眾看,評價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觀眾的口碑,觀眾學會運用自己手中的投票器,“為好電影點贊,將壞電影狂踩”。 |
官方微信
手機APP
微博